定风波 苏轼全诗赏析
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。这首词是苏轼在黄州时期所作,表达了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逆境的坦然接受。
原文如下:
三月七日,沙湖道中遇雨。雨具先去,同行皆狼狈,余独不觉。已而遂晴,故作此词。
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译文:
三月七日,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,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,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,只有我不这么觉得。过了一会儿天晴了,就做了这首词。
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,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,一边悠然地行走。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了骑马,有什么可怕的?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,照样过我的一生。
春风微凉,将我的酒意吹醒,寒意初上,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。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,回去吧,对我来说,既无所谓风雨,也无所谓天晴。
赏析:
上片写雨中情形。“莫听”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。“何妨”两句写出词人拄着拐杖,顶着雨,慢悠悠地走在路上。表现了词人从容、镇定、旷达的胸襟。下片写雨后的情景。“料峭”两句,由自然界的雨转到人生旅途中的风雨。暗示词人经历了一番政治风雨的打击,但并未因此颓废。“回首”三句,词人从眼前的风雨联想到人生的风雨,进而联想到整个人生,悟出了“也无风雨也无晴”的哲理。这几句体现了词人宠辱不惊的淡泊心态,也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。
这首词通过描写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,展现了词人旷达洒脱、笑对人生的高尚情怀,以及面对人生风雨的从容不迫。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猜你喜欢
- 03-05
- 03-05
- 03-05
- 03-05
- 03-05
- 03-05
- 03-05
- 03-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