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震诗词大会出丑事件(因“停车坐爱枫林晚”引专家质疑)-飞外网
康震诗歌大会出丑(专家因“停车坐爱林峰夜”质疑)
前阵子看到一篇文章,说唐诗专家孙绍振发文批评央视的流行诗词节目“专家水平良莠不齐,对诗词的解读随意”,矛头直指康震教授因解读唐诗而在节目中走红。
因为康震在一个节目里参加了一个游戏环节。那个环节让他把杜牧的《走在山上》画成一幅画,然后让观众猜这首诗的名字。敢问,“驻足坐爱枫林过夜”是什么意思?傍晚欣赏枫树是“坐”吗?
康震教授、主持人董卿、专家王立群显然都认为“是”。于是孙绍振喊道:别胡说八道!没看过《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》吗?
1.康震把《山行》画错了吗?《走在山上》这首诗,真是唐诗中的“差异之王”。
前段时间有人在分析这首诗之一句“斜”的读音,后来又讨论第二句“有家”中的“盛”字是“盛”还是“申”。现在,诗的第三句中的“坐”字出问题了。
我们不详细分析杜牧的《走在山上》,但为了给部分读者充当提词器,这里还是引用以下七大奇景。(注:《有家》一句中的“生”字是“生”,因为采用了人教社的定本。)
离寒山远,石径斜,人在白云生。
停车爱上枫树晚,霜叶开二月。
这件事的起因是康震教授在《诗词大会》节目上画了一幅山水画,画中远处有山,近处有树。还有一个人坐在石头上,身上有枫叶。参赛选手马上念出这幅画是杜牧的《走在山上》。
但是,我在网上找遍了也没有看到这幅画。只发现了一幅酷似康震笔迹的画,但画中人并没有坐在石头上,而是下车走着。
孙教授在文章中说:这位参赛者发现画中的人“坐”在一块石头上,于是想到了“夜里停车坐风”。这显然是被康教授误导了。
此外,孙教授批评董卿、王立群没有立即纠正康震的错误,显然误读了“坐”字。读过小学三年级的都知道,这首诗第三句中的“坐”应该理解为“因为”。
杜牧停下来欣赏美丽的风景。而不是“坐”在石头上欣赏。而王立群教授也将杜牧的这首诗解读为“悲秋”之作。这就更不对了。
没看过这个节目,但感觉孙教授可能没仔细看过。一定有什么误会。“坐”字在中国古代辞书中有五种解释,前两种是常见的解释,一种是坐,一种是坐。
第三种是指某人因为……而犯下的罪过或错误,类似于古装剧中经常提到的“坐在一起”。第四个是“因为”,应该来源于第三个意思。五是“对簿公堂”。后三种我们一般不用,所以很多人不知道。
所以这里有个问题:为什么我们只能把“坐”理解为“因为”,而不能理解为“坐”?这里有什么故事?
我见过有人说是因为是“坐”的意思,所以“停”“坐”“爱”一起用。但是,汉语里有没有三个动词不能一起用的规定?这个暂时存疑。
再来说说康教授。无论“坐”怎么解读,都不代表康震教授画画的时候不能画坐姿的人。因为节目的设计是康教授先画图,然后让选手猜。
他画的目的是提示对方,而不是“解读”山路。至于杜牧当时是坐了还是没坐,完全不影响它当初的解读。无论“坐”字应该解释为“因为”还是“坐下”,都不妨碍杜牧在“因为”之后“坐下”。
杜牧以什么姿态欣赏风景,与他欣赏风景的动机并不冲突。所以康教授当然可以画一块石头,让一个老人坐在上面。
再者,让人画个“因为”也太不现实了。这是一个抽象的词,没有办法画下来。
但是,不管康教授有没有误解。孙教授提到的一些问题确实值得普通诗歌爱好者注意。
第二,孙绍振的批评很有见地。很多人真的不知道《山行》中“坐”字的解释。印象中,要么是我们小时候的课本搞混了,没有注明“坐”的意思。要么是我们学了很久,全忘了。
所以,很难以现在的小学三年级为例。至少,王立群上学的时间肯定比孙绍振教授早。
然而,我仍然同意孙绍振教授的观点,即“走在山上”不是“悲伤的秋天”。古人虽然爱写悲秋的诗,但也不能机械地认为写秋就是“悲秋”。
就像孙教授说的,王维写《山居秋夕》时,最后一句把秋愁变成春香,刘禹锡写秋词时,说“我说秋色胜春朝。”
人杜牧“驻足坐爱林峰晚”而不急看风景。最后一句明显也是在夸秋天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红。他为什么对秋天感到悲伤?
早就有人在网上感叹,现代人读古诗词古文章和读外语没什么区别。不过让人欣慰的是,虽然古诗词这么难读,但还是有一大批中国人坚持读诗词,对诗词的解读特别感兴趣,这是好事。
【#康震诗词大会出丑事件(因“停车坐爱枫林晚”引专家质疑)-飞外网#】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猜你喜欢
- 03-31
- 03-31
- 03-31
- 03-31
- 03-31
- 03-31
- 03-31
- 03-31
最新文章
- 03-31
- 03-31
- 03-31
- 03-31
- 03-31
- 03-31
- 03-31
- 03-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