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造社的主张(创造社)
大家好,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创造社的主张,创造社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创造社在“五四”时代是狂飙突进的浪漫派,这一派的作家侧重自我表现,较少客观描绘。
2、无论是诗歌、散文还是小说、戏剧,都带有浓重的主观抒情的色彩。
3、在他们的作品里,对于当时黑暗污浊社会所怀的不满,主要不是渗透于现实本身的细密描绘和深入剖析之中,而是直接发为大胆的诅咒和强烈的抗议。
4、因此,热烈的直抒胸臆,坦率的自我暴露,病态的心理描写,往往成为创造社作家表示内心激愤和反抗的必要方式。
5、作为艺术上的特点,这些又是形成他们创作的浪漫主义倾向的因素。
6、 除新诗的开拓者郭沫若而外,创造社在小说、散文方面的代表作家是郁达夫。
7、 郁达夫(1896—1945)除了中国古典诗文等传统教育里必修书之外,少年时代就爱读小说戏曲作品;留学日本期间,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,深受近代欧洲、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。
8、十年的异国生活,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,激发了爱国热忱,也养成了忧伤、愤世、过敏而近于病态的心理。
9、他从研究经济学转到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。
10、最初曾发表过一些旧诗,一九二一年参加发起创造社的前后他开始了小说的创作。
11、早年作品如《银灰色的死》、《沉沦》、《南迁》、《怀乡病者》、《风铃》等,均写留日学生的生活片断,着重表现其内心的悒郁、苦闷,体现着他的“文学作品,都是作家的自叙传”(注:郁达夫:《过去集·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》)的主张;即如《采石矶》中所写的清代诗人黄仲则,实际上也都含有作者自我寄托的成分。
12、在表达个人对社会的愤懑方面,郁达夫这些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:不同于郭沫若的强烈反抗,而是一种带点灰色、感伤的调子,——仿佛是一些不甘沉沦却又无力挣扎者发出的呼喊,或者是一些究愁潦倒、孤独愤世者的颂诉和叹息。
13、郁达夫作品的这种特色,正代表了创造社一部分成员的倾向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猜你喜欢
- 03-06
- 03-06
- 03-06
- 03-06
- 03-06
- 03-06
- 03-06
- 03-06
最新文章
- 03-06
- 03-06
- 03-06
- 03-06
- 03-06
- 03-06
- 03-06
- 03-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