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腰潘鬓是美男子吗(沈腰潘鬓销磨 的典故)
大家好,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沈腰潘鬓是美男子吗,沈腰潘鬓销磨 的典故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“沈腰潘鬓销磨” 新解 --钟 华 南唐后主李煜词《破阵子》:四十年来家国,三千里地山河。
2、凤阁龙楼连宵汉,玉树琼枝作烟萝。
3、几曾识干戈? 一旦归为臣虏,沈腰潘鬓销磨。
4、最是仓皇辞庙日,教坊犹奏别离歌,垂泪对宫娥。
5、是李后主降宋之后的追赋之作,“全词语言沉郁,情感苍凉,以昔之人君与今之臣虏作对比,警动异常,让人惊心不已。
6、”(《唐宋名家词导读》 彭玉平语) 李煜虽是一位亡国之君,但同时他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艺术家。
7、他创作的词,特别是亡国后的词作,直抒胸臆,感情真挚,境界开阔,语言直白自然,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,至今仍脍炙人口,成了名符其实的千古绝唱。
8、后人称道说:“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,感慨遂深,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。
9、”(《人间词话》 王国维) 正因如此,注家蜂起。
10、然则,在对上词中“沈腰潘鬓销磨”句,註解虽繁简不一,意思却大致相同。
11、都是这样解的:沈腰:《南史·梁书·沈约传》载与徐勉书,中有“百日数旬,革带常应移孔。
12、”后因以“沈腰”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。
13、潘鬓:西晋潘岳《秋兴赋》序中有“余春秋三十有二,始见二毛”,賦中有“斑鬓髟以承弁兮,素发飒以垂领”。
14、后因以“潘鬓”为中年鬓发初白的代词。
15、 此註解千百年来似成定论。
16、照此领会李后主词中意思,一般都会理解为:(我)一旦已经成为了臣虏,(精神和肉体的)销磨使我(腰围像沈约一样)一天天瘦了,两鬓也(像潘岳一样)斑白了。
17、这样註解,“沈腰潘鬓”成为了“销磨”的结果。
18、 然而,当代学者、湘南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、研究员陈书良先生在他的学术研究中对沈约和潘岳有过这样的论述: 《世说·容止》就记载“潘岳妙有姿容,好神情,少时挟弹至洛阳道,妇人遇者,莫不连手共萦之。
19、”……沈约身体很不好,据说他每天只能吃一箸飯,六月天还要戴棉帽、温火炉,不然就会病倒。
20、在《与徐勉书》中,他自己也承认:……百日数旬,革带常应移孔;以手握臂,率计月小半分。
21、真是瘦得可怜!然而世人偏赞美为“沈腰”,“一时以风流见称,而肌腰清癯,时语沈郎腰瘦。
22、”( 陈书良著《云麓梦寻·六朝烟水》、《六朝如梦鸟空啼·从“沈腰”说到“看杀卫玠”》) 陈书良先生认为 :魏晋六朝……风靡一时的仍是瘦削、苍白、摇摇欲坠的病态美。
23、《世说·轻诋》云:“旧目韓康伯捋肘无风骨”。
24、注引《说林》:“韓康伯似肉鸭。
25、”可知当时鄙视肥壮而欣赏瘦削的身材。
26、 根据陈书良先生研究的结论,我认为,“沈腰潘鬓销磨”是否应这样理解较为恰当:一旦成为阶下囚,美好的姿容和风流倜傥的神韵全都受到了销磨。
27、“沈腰潘鬓”在这里是借用了潘岳的“妙有姿容,好神情”和世人赞美沈约的“一时以风流见称,而肌腰清癯,时语沈郎腰瘦”这层意思上的“沈腰”。
28、 “沈腰潘鬓”应该是受“销磨”的对象,而不是“销磨”的结果。
29、 据书载:南唐后主李煜原本就是个“神骨秀异,骈齿,一目为重瞳”的“清癯道士”,(《湘山野録》、《詩話总龟》)形体上符合那种“病态美”的标准。
30、而且,从逻辑上推理,李煜成为宋太祖的阶下囚已是四十岁后了。
31、亡国前早己奉宋正朔,改称国主,过着受掣于宋的日子。
32、政治上的长期抑郁,恐怕李煜早在四十岁之前就已是满头“二毛”,还需在成了阶下囚后才“销磨”成“潘鬓”吗?此其一。
33、 其二,“沈腰”一词既是形体美的代名词,是一种时尚。
34、它就不可能是李煜成为阶下囚后受到“销磨”的结果。
35、那样的话,岂不是“销磨”得越来越美了?这在逻辑上也是不通的。
36、 基于上述理由,对李后主词《破阵子》中的“沈腰潘鬓销磨”句解有了如上的新看法。
37、正确与否,望各位史学界、文学界的前辈、学者给以批评指正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猜你喜欢
- 01-22
- 01-22
- 01-22
- 01-22
- 01-22
- 01-22
- 01-22
- 01-22
最新文章
- 02-13
- 02-13
- 02-13
- 02-13
- 02-13
- 02-13
- 02-13
- 02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