纯臆测:当李娜说建网校计划“宁缺毋滥”时,她到底想表达什么?
大家好,综合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下纯臆测:当李娜说建网校计划“宁缺毋滥”时,她到底想表达什么?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3月4日,Glass中文版官方微博刊出一篇题为《李娜丨夺冠,十年》的文章。在文末,李娜用四个字回答了网球学校何时落成的问题,那就是——宁缺毋滥。详细请点击阅读《李娜登时尚杂志封面,谈场下生活和网球学校计划》
对于长期关注李娜的球迷来说,这篇文章并没有什么干货。面对大家最关心的网球学校建设问题,记者和李娜都是惜字如金。
李娜越是不肯说,就越会激起大家的好奇心。接下来,我简要分析一下李娜“宁缺毋滥”背后所要表达的意思。
首先声明一下,以下内容全部源自我的主观臆断,毕竟我不是李娜圈子里的人,更无从知晓网球学校建设的任何背景和资讯。
对于建网球学校的事情,我认为大众有个基本的共识——李娜肯定是想建网球学校的。作为成功的职业网球运动员,作为有着丰富的训练和比赛经验的大满贯冠军,退役后的李娜有责任、有能力、有信心、也应该有意愿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承下去。对于李娜本人和整个社会来说,建设李娜网球学校是“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”的好事。
反之,如果不把毕生所学所悟用于造福或是影响更多的人,那简直就是“暴殄天物”。运动员都是有野心和梦想的人,这是支撑他们在赛场上拼搏的源动力。即便退役后换了生活方式,我相信李娜内心这股动力依然没有泯灭。
就算李娜过上了相夫教子的半隐退生活,我相信这股动力还会时不时涌上她的心头,推动她行动起来,去为中国网球做些什么。
但是,想到和做到,怎么想和如何做,中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,尤其是在中国这样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,很多东西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,很多事情并不能完全由着你自己——哪怕你是李娜。
那部很久之前就已经杀青的李娜电影,依旧没有上映日期,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例证。
作为一个在体制里待了那么久的人,作为一个曾被体制给予诸多掣肘、委屈甚至刁难的人,李娜心里那些不愉快的记忆不可能被完全抹去。那么多年过去了,当初的那些人都还在,就算退休换了一拨人,那种做派和风气依然还在。
说得再具体一点。
建设网球学校有非常繁杂的程序,规划、选址、拿地、建设,建成后采取什么培训模式、确立什么样的管理理念、如何协调与政府部门的关系、如何平衡股东们的责权利、如何分配利润等等,都是令人头大的事情。
我看过无数堪称完美的规划,也去过火热的建设工地,但真正能从头至尾完完全全实现当初规划理想的,可谓凤毛麟角,很多都成了物是人非的一地鸡毛。
建网球学校不是打网球比赛,不是独自上场,更不能完全由着自己性子来。建网球学校不是打网球比赛,你可以不断试错,随时调整,就算最后输了也无所谓,大不了下一站巡回赛再从头开始——但建网球学校不能这样。
一旦踏入商场,就由不得你了。更何况,这个商场的规则远比看起来更复杂流变。它不像网球,所有的规则都明白无误地写在纸上,所有的参与者都有明确的预期,而商场很难给予你想要的确定性。
那么,去国外呢?
在我看来,李娜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。体制孕育了她,她扎根于体制的土壤,在成长过程中被不断修剪,最终长成了别人期望中的那株大树。
某一天,这株大树无意间体验到了不一样的阳光雨露,看到了不同的鸟语花香,她开始独立自主,勇敢地向外生长,最终开出了绚烂的花儿。
枝头长得再高,花儿开得再绚烂,这株树也离不开当初孕育她的土地。所以,她哪儿也去不了,哪儿也不想去。
体制孕育了她,她的成功反而在于脱离体制;体制教化了她,而她最终成了体制的批判者。
所以,当条件还不成熟时,当现实与秉持的理想有距离时,倒不如采取消极保守的态度,暂时落得个消闲清净。
当李娜说“宁缺毋滥”的时候,她的心境大概可以用另一个带有褒义的成语来描绘——傲睨自若。(来源:网球之家 作者:云卷云舒)
注:本文配图来自于Glass中文版官方微博
本文纯臆测:当李娜说建网校计划“宁缺毋滥”时,她到底想表达什么?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猜你喜欢
最新文章
- 03-07
- 03-07
- 03-07
- 03-07
- 03-07
- 03-07
- 03-07
- 03-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