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 精选百科

精选百科

独上西楼邓丽君下载(独上西楼邓丽君)

2024-02-17 11:20:27
导读 大家好,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独上西楼邓丽君下载,独上西楼邓丽君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相见欢  相...

大家好,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独上西楼邓丽君下载,独上西楼邓丽君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相见欢  相见欢◎秋闺 李煜 (南唐后主)  〔题考〕 本调昉于唐,正名[相见欢],南唐后主作此调时已在归宋之后。

2、故宫禾黍,感事怀人,诚有不堪回首之悲,因此又名[忆真妃]。

3、又因为此调中有「上西楼」、「秋月」之句,故又名[上西楼]、[西楼子]、[秋夜月]。

4、宋人则又名之为[乌夜啼]。

5、【词苑丛谈】云:「南唐李后主乌夜啼词最为凄惋,词曰:『无言独上西楼』云云。

6、」顾[锦堂春]亦名[乌夜啼];且[秋夜月]亦另有八十二字正调,此所应细辨者也。

7、又有一名曰[月上瓜洲]。

8、  〔作法〕 本调三十六字。

9、凡两用韵,前半皆用平韵。

10、第一句六字,一、三字平仄可不拘。

11、第二句与"捣链子"第二句同。

12、第三句为九字句,于第四字略断作豆,但也有于第六字断句者。

13、(万氏【词律】)此等九字句尽可先成七言一句,而后再寻两字冠之。

14、后主此词正用此法。

15、后半起二句换仄韵最宜注意。

16、万氏【词律】云:「断乱二字,是换仄韵,各谱具失注,是使学者失去二韵,其误甚矣。

17、」第三句仍协平韵,与前半第二句同。

18、末句亦为九字句,句法与前半末句无异。

19、  无言独上西楼,  ⊙○⊙●○△(平韵)  月如钩,  ●○△(协平韵)  寂寞梧桐、  ⊙●⊙○(豆)  深院锁清秋。

20、  ○●●○△(协平韵)  剪不断,  ●⊙▲(换仄韵)  理还乱,  ⊙○▲(协仄韵)  是离愁。

21、  ●○△(换前平韵)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。

22、  ⊙●⊙○(豆)○●●○△(协平韵)  【赏析】  词名《相见欢》咏的却是离别愁。

23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。

24、如系李煜早年之作,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,如作于归宋以后,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。

25、  起句“无言独上西楼”,摄尽凄惋之神。

26、“无言”者,并非无语可诉,而是无人共语。

27、由作者“无言”、“独上”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,可见其孤独之甚、哀愁之甚。

28、本来,作者深谙“独自莫凭栏”之理,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,而今他却甘冒其“险”,又可见他对故国(或故人)怀念之甚、眷恋之甚。

29、  “月如钩”,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。

30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,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“三千里地山河”(《破阵子》),引起他多少遐想、多少回忆?而俯视楼下,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。

31、“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”,这里,“寂寞”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,已无法、也无须分辨,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。

32、  过片后“剪不断”三句,以麻丝喻离愁,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,历来为人们所称道,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:“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”。

33、 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,或写愁之深,如李白《远离别》:“海水直下万里深,谁人不言此愁古”;或写愁之长,如李白《秋浦歌》:“白发三千丈,缘愁似个长”;或写恋之重,如李清照《武陵春》:“只恐双溪艋舟,载不动许多愁”;或写愁之多,如秦观《千秋岁》:“春去也,飞红万点愁如海”。

34、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:其味在酸咸之外,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,无法驱散,历久弥鲜;舌品不得,心感方知。

35、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,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,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。

36、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。

37、  〖 水调歌头 〗  词牌名,又名《元会曲》、《凯歌》、《台城游》等。

38、上下阙,九十五字,平韵(宋代也有押仄韵的)。

39、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《水调歌》,唐人演为大曲,《歌头》即大典开始的第一章。

40、  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。

41、九十五字,前后片各四平韵,亦有前后片中两六言句夹押仄韵者,有平仄互押几于句句用韵者。

42、  〖原文 〗  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

43、  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

44、不知天上宫阙、今夕是何年?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.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  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

45、不应有恨、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

46、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47、  【定格】  中仄仄平仄,中仄仄平平。

48、  中平中仄平中,中仄仄平平。

49、  中仄平平中仄,中仄平平中仄,中仄仄平平。

50、  中仄仄平仄,中仄仄平平。

51、  中中中,中中仄,仄平平。

52、  中平中仄,平中平仄仄平平。

53、  『中仄平平中仄,中仄平平中仄』,中仄仄平平。

54、  中仄中平仄,中仄仄平平。

55、  【注】前片第三、四句,后片第四、五句,可作上六下五,也可作上四下七,随意而为即可。

56、  词牌释义  〔题考〕 【隋唐嘉话】:“炀帝凿汴河,自制[水调歌]。

57、”【脞说】:“[水调]、[河传],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。

58、”【明皇杂录】:“禄山犯阙,议欲迁幸,帝置酒楼上,命作乐,有进[水调歌]者,上问谁为此曲,曰李峤,上曰,真才子也。

59、”【南唐近事】:“元宗尝命乐工杨花飞奏[水调词]进酒,花飞惟唱‘南朝天子好风流’一句。

60、”白乐天听[水调]词云:“五言一遍最殷勤,调少情多但有因。

61、”【碧鸡漫志】:“[水调歌],【理道要诀】所载唐乐曲,南吕宫,时号[水调];世以今[水调歌]为炀帝自制,今曲乃宫中吕调。

62、”综观以上诸说,本调创始隋唐间,为五言曲调。

63、嬗至五代,乃有七字句。

64、入宋,始演变新腔,而成今调。

65、当时最为通行,词人填者极多。

66、吴梦窗名曰[江南好],姜白石名曰[花犯念奴],后遂句为本调异名。

67、至所谓“歌头”者,乃首章之一解也。

68、(见【海录碎事】)  〔作法〕 本调九十四字,重在拗句。

69、首句五字,下三字为仄平仄,定格也。

70、次句五字,为通常之五言句。

71、此两句各惟第一字平仄不拘,余无可勉强。

72、第三句十一字,句法上六下五,或上四下七均可;此词则作上六下五,第一三七字俱平仄不拘。

73、【词律】于第六字亦注可平,殊不尽然。

74、盖惟作上四下七句法,第六字间或可平,而上六下五之句法,则万无作平之理也。

75、第四句六字不用韵。

76、第五句亦六字,有时可与上句对偶;而第五字平仄均不拘。

77、第六句五字,与第二句同。

78、第七八句亦均五字,与首、次两句相同。

79、后阕换头。

80、起首为三字三句,与[相见欢]后阕起首三句同。

81、【词律】注第一句三字平仄不拘,第二句上两字亦可平可仄,殊非是。

82、且第三句定须作仄平平,盖此调烦协韵之句,尾三字皆作仄平平,乃定格也。

83、第四句以下与前半阕完全相同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