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大如年是什么意思 冬至大如年的来历
冬至大如年是什么意思 冬至大如年的来历
冬至大如年
冬至开始,白昼一天比一天长,黑夜一天比一天短,阳气上升,阴气消减,是个吉利的日子,故古代曾有以冬至为岁首的,广东人称之为“亚岁”、“小年”,十分重视,甚至有“冬至大过年”之说。
冬至大如年的来历
冬至节开始于汉代,盛行于唐代。因为古人认为,冬至日北斗柄指向十二时辰的第一辰—子,含有重新开始的意味,所以古代曾以含有冬至的那一个月为正月的。我国民间历来对冬至节很重视,把它与元旦(春节)、端午、中秋并称为四大节日。广东则更为重视,故曰:“肥冬瘦年”,可见它在广东人心中的位置。潮汕地区则称冬至为‘“亚岁”,即“过小年”,故有“食了冬节圆多一岁”的俗谚。
冬至节那天,广东不少地方都有祭拜祖先的习俗,除了各家各户具备酒肉二牲、果品、汤圆祭拜外,还有在宗祠祭祖的。祭祖由宗族统一举办,往往是举行一些杀猪宰牛,演戏酬神等,追念先祖的仪式,如宣读族谱,讲述家。史之类。一般家庭亦蒸糕,做汤圆等,并杀鸡杀鸭,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,庆祝一番。
俗话说:冬至大似年。历史上,各代皇帝大都在冬至节到太庙“薪新”,用新黍米做食品祭祀先主,以求其能够长时间做统治者。
冬至
据史载:先秦君王每逢冬至均不过问大事,听五天音乐,老百姓也在家里作乐。汉朝皇帝这一天也在宫内举行音乐会,同时进行又日暑、核历法、算阴阳。东汉时从上至下盛行臣子向尊长“献鞋袜”之风。明代则时行相互拜贺之风,其规模仅次于春节。民间多上坟祭祖,大家族还要在本族祠堂行祭祖礼和集体进餐吃“老坟饭”,新县人谓之祭“冬至祖”。古有春祭日,秋祭月,冬祭天,夏祭地的风俗,祭日祭月的观念容易理解,而祭天祭地的观念则往往被误解为夏天炎热阳盛、冬天寒冷阴盛。夏至虽阳气达到极点却是阴气开始回升之时;冬至阴气虽然达到极盛,却是阳气开始回升之时,所以自夏至开始代表阴,为地;自冬至开始代表阳,为天。因此,韩愈《昌黎集·明水赋》说:“或将祀圆丘于玄冬,或将祭方泽于朱夏。”这就是明清时夏至祭地,冬至祭天的来历。在民间,也都有于冬至祭祖的习俗,据《四民月令》记载,冬至祭祖之礼与元旦相同。
冬至民间的习俗
冬至民俗
民间认为,冬至是为死者送寒衣、固房屋的日子,家家户户用火纸剪制衣服,焚于墓前,尔后添土。有的地区则祀祖于祠堂,仪式十分隆重。有的地区冬至分两天过节,第一夭叫“鬼冬”,摆供祭祖,吃水饺;第二天叫 ‘人冬”,吃包子。
在古代冬至日,妇女习惯回娘家,这天开始筑地窖、织席、纺线和窖菜,妇女开始做针线。日照民间传说冬至日如果云迎日出,云迎日落,则来年大吉。还根据冬至日期在当月的月初、中旬或下旬来预测当年冬天的寒暖,民谣说:“冬在头冻死牛,冬在中暖烘烘,冬在尾冻死鬼。”
而南方的冬至风俗十分有趣,冬节早晨,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,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。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,粘于门上,称“敬门神”。
民俗中有“冬节不回家无祖”之说,出门在外者,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渴祖。
冬至中午祭敬祖先,供品用荤素五味,入夜,又举行家祭如除夕,供品中必有嫩饼菜。福建民俗过年,一年中只有冬节、除夕和清明节要备办嫩饼菜,据说都寓有“包金包银”之意,旨在祈望家庭兴旺发达。
旧时如属大宗望族者,还于是日开宗庙祠堂大门,举行祭祖仪式,与清明节的那次祭祖,合称春冬二祭。祭仪十分严格,参加者虔敬至诚。
相关关键词:冬至大如年的来历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猜你喜欢
- 12-24
- 12-24
- 12-24
- 12-24
- 12-24
- 12-24
- 12-24
- 12-24
最新文章
- 12-24
- 12-24
- 12-24
- 12-24
- 12-24
- 12-24
- 12-24
- 12-24